导航:首页 > 债券投资 > 央行债券融资支持工具

央行债券融资支持工具

发布时间:2021-03-07 09:07:48

❶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具体操作方法及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结果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和选择性政策工具。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经常采用的三大政策工具。
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运用的资金减少,贷款能力下降,货币乘数变小,市场货币流通量便会相应减少。所以在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可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反之,则降低。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效果十分明显。一方面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而且其他政策工具也都是以此为基础,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就等于冻结了一部分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另一方面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的资金总量影响巨大,因为它对应数额庞大的存款总量,并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对货币供给总量产生更大的影响。人们通常认为这一政策工具效果过于猛烈。它的调整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经济和社会心理预期,因此,一般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都持谨慎态度。
②再贴现政策。中央银行制定的对商业银行用持有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融资所作的政策规定。它一般包括再贴现率的确定和再贴现的要求两个方面。再贴现率主要着眼于短期政策效应。中央银行根据市场资金供应状况调整再贴现率,可以影响商业银行借入资金成本,进而影响商业银行对社会的信用量。例如,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就需要以较高的代价才能获得中央银行的贷款,因而便会提高对客户的贴现率或提高放款利率,其结果就会使得信用量收缩,市场货币供应量减少;反之则相反。中央银行对再贴现资格条件的规定则着眼于长期的政策效用,以发挥抑制或扶持作用,并改变资金流向。
③公开市场业务。此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行为。当中央银行认为应该增加货币量时,就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反之就出售所持有的有价证券。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随着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作用的重要性加强,货币政策工具也趋向多元化,因而出现了一些供选择使用的新措施,这些措施被称为“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主要有两类: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指导。
①直接信用控制。它是指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具体手段包括:规定利率限额与信用配额、信用条件限制,规定金融机构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等。
②间接信用指导。它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来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信用活动的做法。

❷ 中央银行的政策工具是什么如何操作

中央银行的政策工具是什么?如何操作?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一般可分为四类: (1)一般性信用控制工具 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①法定存款准备率。法定存款准备率是指由中央银行确定,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用于各类金融机构按所接受存款提存一定数额存款准备金的一定比率。根据法定存款准备率计算出来的金额为法定存款准备,法定存款准备金建立的最初目的,是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提高银行的清偿能力,保证存款人的利益和本身的安全,防止银行倒闭。 法定存款准备率变动同银行现有准备金、市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成反比例关系,同联邦基金利率、市场上短期利率的变动成正比例关系。因此,中央银行可以针对经济的繁荣与衰退以及银根的松紧情况来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发挥调节金融的作用。 ②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其他金融机构请求再贴现(或贴现)或请求给予转贷款的票据、有价证券等,规定一定的标准和条件,影响取得信贷的数额,达到紧缩或扩张信用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再贴现政策(或贴现政策)。 再贴现政策的作用,主要是掌握贷款条件的松紧程度和影响信贷的成本。当提高再贴现率时,表明取得信贷的成本增加,将减少信贷的需求额,造成市场信贷和货币供给的紧缩,当降低贴现率时,表明取得信贷的成本减少,这会促使信贷的需求额增加,出现市场信用的扩张。 ③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和银行承兑票据等,从而起到调节信用与货币供给作用的一种业务活动。 按照公开市场上买卖对象的范围,可区分为广义公开市场业务和狭义公开市场业务。广义的公开市场业务是指公开市场上买卖对象的范围较广泛,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银行承兑票据、甚至外汇黄金等。狭义的公开市场业务则指公开市场上买卖对象的范围较窄,主要指政府债券,尤指国库券。 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活动所产生的政策效应主要有:第一,调节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银行提供信贷的规模。第二,对直接买卖的证券价格与收益产生影响。第三,影响人们对市场的预期,从而影响一般证券的价格和收益。第四,对政府的财政收支的影响。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就是向政府提供资金融通的方便,当政府发行新债券时,中央银行大量购入,就可使公债的收益率下降,减少政府的利息支出,中央银行还可采取“换券活动”推迟政府在公债方面的财政支出。 (2)选择性信用管制手段 选择性信用管制主要对某一部门所能使用的信贷有很大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证券投机的信用管理。为了防止证券投机,中央银行对各商业区银行办理的以证券为担保的贷款,有权随时规定保证金比率,例如,保证金比率规定为60%,证券购买者就得付出60%的现款,其余40%才能向银行借款。保证金比率愈高,付现款的比重愈大,可以向银行贷款的比重则愈小。当证券价格上涨,中央认为有出现危机的可能性时,就提高保证金比率,反之,则降低保证金比率。 ②消费者信用管理。银行可采取措施,干预消费者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消费品的条件。由于大部分消费信用是直接或间接由银行贷款支持的,它不仅扩大企业的商品销售,而且直接增加银行存款,增加货币供应量。因此,也属政策调节范围。 ③不动产信用管理。与管理消费者信用的方法基本相同。例如,中央银行为了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防止商业银行对建筑业过多贷款,规定不动产信用每次贷款限额,以及每次最低的偿还条件等。 (3)直接信用管制 是指中央银行不定期对商业银行扩大信贷活动进行直接干涉。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信用分配。是指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形势,为避免信用过度扩张,同时也为了使有限资金用于最能发挥效能的用途上,对商业银行的资金用途进行合理的分配,限制其信贷活动。限制信用方法,主要是对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提出的贷款申请,以各种理由拒绝,或者虽给予贷款,但规定不得使用于某些用途等。 ②直接行动。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直接进行干预和 控制。具体方式有:1)直接限制贷款额度。2)直接干涉银行对活期存款 的吸收。3)中央银行对业务活动不当的商业银行,认为它违背信贷政策 时,可拒绝提供贷款,拒绝融通资金的要求;或者给予贷款,但采取高 于一般利息的惩罚性利率。4)规定各银行放款及投资的方针,分两类: 一类是资产项目的限制,如规定商业银行对不动产投资的限制;一类是 贷款额度的限制,如对商业银行发放的中期贷款规定最高额度,对储蓄 银行的股票投资、住宅融资规定最高的限制等。 ③流动比率。是指中央银行为了限制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能力,除 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外,还规定商业银行对其资产维持某种程度的流动 性。流动性资产包括:超额准备、银行互助拆借、国库券、可转让定期 存单、银行承兑汇票、经短期期票交易商或银行保证的商业本票、公债 及其他经中央银行核准的证券。 ④利率上限。这种办法是限制商业银行竟相以高利吸收存款。多年 来,对这个办法争论很大。直到1980年4月美国制定《存款机构解除管 制及货币控制法案》,进行多项金融改革,其中有一项是利率自由化, 利率高限规定失去效用。 (4)间接信用管制 间接信用管制主要有以下四种: ①道义说服,日本叫“窗口指导”。主要是中央银行向各家银行说 明立场,加以劝勉,希望借道义的影响和说服力量,达到干涉和控制各 银行业务的目的。 ②金融检查。是指中央代表政府从事金融管理,可以使中央银行不 用管制措施而达到管制金融的要求。中央银行经常检查各银行的业务活动,一方面有利于维护银行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加强对金融时控制。 ③自动合作。这是指通过道义说服方式,要求主要金融机构能够自动合作,以影响信贷活动。例如,美国在1951年3月因侵朝战争造成国内通货膨胀,实行了“自动信用限制方案”,要求主要金融机构支持重要生产事业,减少投机活动和非生产性的贷款等。 ④公开宣传。这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各种机会向金融界及全国各界说明其金融政策的内容和意义,求得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使金融活动按照中央银行预期的方向发展。

❸ 简述中央银行的基本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中央银行多年来采用的三大政策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三大传统的政策工具有时也称为“三大法宝”,主要用于调节货币总量。
⑴ 法定存款准备率: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效果: ① 即使准备率调整的幅度很小,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 ②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都是以存款准备金为基础; ③ 即使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种种原因持有超额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整也会产生效果; ④ 即使存款准备金维持不变,它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局限性: ① 法定存款准备率调整的效果比较强烈,致使它有了固定化的倾向; ② 存款准备金对各种类别的金融机构和不同种类的存款的影响不一致,因而货币政策的效果可能因这些复杂情况的存在而不易把握。
⑵ 再贴现政策: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所做的政策规定。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时再贴现率的确定与调整;二是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效果: ① 再贴现率的调整可以改变货币供给总量; ② 对再贴现资格条件的规定可以起到抑制或扶持的作用,并能够改变资金流向。局限性: ① 主动权并非只在中央银行,甚至市场的变化可能违背其政策意愿; ② 再贴现率的调节作用是有限度的; ③ 再贴现率易于调整,但随时调整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使商业银行无所适从。
⑶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效果:①主动性强,它可以按照政策目的主动进行操作; ②灵活性高,买卖数量、方向可以灵活控制;③调控效果和缓,震动性小;④影响范围广。局限性:①中央银行必须具有强大的、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金融实力;②要有一个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且市场必须是全国性的,市场上证券种类齐全并达到一定规模;③必须有其它政策工具的配合。

❹ 中央银行传统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指的是什么

一、 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

拓展资料:

中央银行产生背景:

(1)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18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商品经济的迅速扩大,促使货币经营业越来越普遍,而且日益有利可图,由此产生了对货币财富进行控制的欲望。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资本主义经济自身的固有矛盾必然导致连续不断的经济危机。面对当时状况,资产阶级政府开始从货币制度上寻找原因,企图通过发行银行券来控制、避免和挽救频繁的经济危机。

(3)商业银行的普遍设立,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业也逐步兴盛起来。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在推动欧洲大陆的货币兑换商转变成商业银行的同时也加速了新银行的涌现。

(4)货币信用与经济关系普遍化。资本主义产业革命促使生产力空前提高,生产力的提高又促使资本主义银行信用业蓬勃发展。

(5)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银行信用的普遍化和集中化,既为中央银行的产生奠定了经济基础,又为中央银行的产生提供了客观要求。

中央银行---网络

❺ 债务融资工具包括哪些

目前包括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超级短期融资券回等。

❻ 债务融资工具包括哪些

目前包括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超级短期融资券等。

❼ 简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工具.

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三个: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以及再贴现率。
(1)存款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相对于存款的比例,这一比例是法定又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商业银行向市场投放的货币量,也能通过货币乘数来降低基础货币的派生能力,存而达到控制货币供给量的目的。当存款准备金率上升时,市场货币供应量减少,反之则相反。(以前及目前我国最有效的货币政策手段)
(2)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是买卖政府债券的行为。中央银行通过买卖债券来控制市场的货币供应量,也可以通过影响利率来影响货币流通量。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向商业银行出售国债,可以回笼商业银行资金降低市场的货币供给量,出售国债的行为会引起国债价格下降,也就是国债利率提高,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利率也提高,从而增加货币持有成本及融资成本从而紧缩市场的货币需求及供给。反之则相反。(西方国家及未来我国最有效的货币政策手段)
(3)再贴现率。是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利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来控制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融资难度。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将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融资的成本从而减少基础货币的供给,达到紧缩市场货币供给的目的。

❽ 简述中央银行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是主要的,求解答

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三个: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以及再贴现率。
(1)存款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相对于存款的比例,这一比例是法定又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商业银行向市场投放的货币量,也能通过货币乘数来降低基础货币的派生能力,存而达到控制货币供给量的目的。当存款准备金率上升时,市场货币供应量减少,反之则相反。(以前及目前我国最有效的货币政策手段)
(2)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是买卖政府债券的行为。中央银行通过买卖债券来控制市场的货币供应量,也可以通过影响利率来影响货币流通量。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向商业银行出售国债,可以回笼商业银行资金降低市场的货币供给量,出售国债的行为会引起国债价格下降,也就是国债利率提高,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利率也提高,从而增加货币持有成本及融资成本从而紧缩市场的货币需求及供给。反之则相反。(西方国家及未来我国最有效的货币政策手段)
(3)再贴现率。是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利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来控制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融资难度。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将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融资的成本从而减少基础货币的供给,达到紧缩市场货币供给的目的。
不知您是否满意。

❾ 央行支持房企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会给房地产企业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带来怎样的好处

央行支持房企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是政府的一种经济调节手段,政府运用手段去介入不是没有原因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觉得这个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和中小企业都有好处的。


我们的政府已习惯于用行政法规干预市场。新的团队正试图改变,但不可能打破这个系统。在证券化之后。

央行可以通过买卖、引导类型等来实现相对准确的经济调整。

总结:这个政策的出台有它道理,我认为还是对各个利益集团有诸多好处的。

阅读全文

与央行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通胀保值债券收益率低于0 浏览:741
买国债一千万五年有多少利息 浏览:637
厦大教育发展基金会联系电话 浏览:175
广东省信和慈善基金会会长 浏览:846
哪几个基金重仓旅游类股票 浏览:728
金融债和国债的区别 浏览:515
银行的理财产品会损失本金吗 浏览:8
债券的投资风险小于股票 浏览:819
郑州投资理财顾问 浏览:460
支付宝理财产品分类 浏览:232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八条 浏览:856
文化礼堂公益慈善基金会 浏览:499
通过基金可以投资哪些国家的股票 浏览:943
投资金蛋理财靠谱吗 浏览:39
旧车保险如何过户到新车保险 浏览:820
易方达国债 浏览:909
银行理财差不到交易记录 浏览:954
买股票基金应该怎么买 浏览:897
鹏华丰实定期开放债券a 浏览:135
怎么查保险公司年投资收益率 浏览: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