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基金 > 英国木刻版画基金会

英国木刻版画基金会

发布时间:2021-04-20 22:30:14

1. 国外都有哪些 木版画家

最早的木版画起源于中国;现存年代最久的木版画创作于公元9世纪;然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还要长得多。木刻的前身是用石料·金属和木料刻制的官方和私人印章,即图章。欧洲木版画的前身是所谓的织物印花,即把刻好的图形(也叫“模板”)印在织物上;这种方法古埃及早已有之。在德国这种织物印花是从13世纪开始兴起的,首先它可取代昂贵的东方纺织品。

以前在织物或纸张上进行拓印的方法都是彩凸版印刷的原理,即在木板上凸刻出图样,将无用部分去掉,然后(通常用油墨滚筒)在留下的凸出部分上着色。这种原理的印刷术统称为凸版印刷术(如麻胶版画也是如此)。后来发明的用于铜版画和蚀刻画的凹版印刷与此正相反。

如果没有造纸的发明和传播,木版画(以大约1400年起)的发明和传播是不可想象的。从此纸张和印画以及由谷登堡在1450年前后发明的活字印刷开始取代昂贵的兽皮纸以及手工插图和手抄艺术。这个过程标志着文化史上从中世纪向近代的迈进过程,并且由于版画新技法的产生也标志着民主的艺术鉴赏的开端。随着木版画的出现,也就开始了印画技术,就是把图画复制数份。首先用于宗教方面绘画的复制(如圣像和朝圣画),也包括游戏牌。最初的木版画作者都是一些无名的手艺人。第一个出了名的,同时也是最著名的木版画作家是阿尔布雷希特·丢勒。他在木版画艺术上独树一帜,创立和完善了无与伦比的艺术风格。和他同时代的重要人物有卢卡斯·克拉纳赫和汉斯·布格迈尔,他们发明了套色木刻,并很快创立并保持了自己的特有风格。

16世纪初是德国艺术天才辈出的阶段。此后版画开始普及。它不仅被应用在书籍插图上,而且还以迅速有效的传单形式被宗教改革者和反改革者们用作宣传工具。因此,木刻的艺术质量受到了损害,并在17世纪和18世纪受到了铜版画腐蚀技术的冲击。

在19世纪初,木版画因采用了新的技法而重新复苏,并为人喜爱。这种创新是由英国人托马斯·毕维克(1753-1840)开始的;他一反以往用小刀在纵剖木板上刻画的传统作法,而是使用能够刻出最精细条纹的专门刻刀在硬质横断板面上刻画。这种新技法叫木口木刻。由于它色调层次多,亦称“色调木刻”。它也可用于书籍和报插图的复印。首先采用这种更加完美的新技术法的人当中有卡斯帕尔·达维德·弗里德里希(1774-1840)。他的兄弟是格赖夫斯瓦尔德的一位木匠,在他帮助下卡斯帕尔掌握了这一技法。路德维希·里希特(1803-1884)和阿道夫·冯·门采尔(1815-1905)则是先把他们设计的书籍插图反贴或描绘在刻版上(后来采用照相术复制在刻版上)然后交给专职雕刻师雕刻。这种分工从丢勒时代起就已十分普遍。但是,随着工艺程序机械化的提高,它影响着线条的直接性及其原有的表现力。

--------------------------------------------------------------------------

20世纪德国木版画的发展趋向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任何其它版画艺术都没有经历木版画这样全面的变革,这无疑要归功于木版画摒弃了学院式的艺术理想,而着眼于艺术和生活的源泉。率先进行全面变革的是三位外国人:法国的保罗·高更(1848-1903),他说:“原始的东西对我来说是一种乐趣”挪威的爱德华·蒙克(1863-1944),其现存的作品最先在德国被接受;瑞士画家费利克斯·瓦洛顿(1865-1925),其夸张的艺术风格已超出了“青春艺术风格”的影响。许多志趣相同的艺术家深受他们的影响。在德国,受到他们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日本浮世绘画派影响的三位各有特点的人物是:埃米尔·奥尔利克,威廉·拉格,瓦西里·康定斯。斯青春艺术风格的流行波及到整个工艺美术行业,包括建筑师。如彼得·贝伦斯,埃克曼,瓦尔特·克勒姆,卡尔·蒂曼,E·R·韦斯等,他们都创作出了涉及面广泛的套色木刻。但是,那些新思想最终促成变革还是由于德累斯顿艺术家协会“桥社”的几个出生于1881年至1884年之间的大学生:凯尔希纳,海格尔,施米特—鲁特勒夫,佩许斯坦因。确切
说,他们是“表现主义艺术家”,但他们的“表现主义”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其中包括慕尼黑艺术家联盟“蓝色骑兵社”的成员(马尔克,康定斯基,坎彭顿克等)和一些独立的艺术家,如诺尔德,罗尔夫斯,民拉赫,贝克曼以及伟大的凯绥·珂勒惠支女士,身为成熟的女艺术家她还受到了“那些独辟蹊径的青年人”之影响。表现主义通过格里斯哈贝尔传到我们今天。当然,在木版画妆中还出现了一些完全不同的其它艺术风格,它们都进一步堆动了木版画的发展。但据我们所知,这些东西迄今还未受重视,或者说未得到充分的估价。

--------------------------------------------------------------------------

研究现状

通过图文来了解所谓典型现代派的木版画,在今天来说是不成问题的,人们普遍认为,木版画是本世纪头十年德国艺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就是说,表现主义的木版画当时已形成了一种风格,并常常走在其它绘画的前面。相反,传统的观念邓认为版画只是或多或少地把画家们创作出来的东西复制一下。20世纪德国伟大艺术家们的版画伤口在题材内容和思想上比以往任何人的伤口都有丰富得多,广泛得多。他们具有独创性,而不效仿别人即使是为那些风格近似的作家们的著作绘制插图也是如此。目前,人们正在广泛深入地研究这些作品并出版了画集与目录。

但是,如果有人对表现主义的范围以及它在艺术上所达到的光辉顶点视而有见的话,那么艺术史的参考文献对他们来说就无任何价值。现在就存在着这种印象,好象木版式画随表现主义一道寿终正寝了。摆在您面前的这本展览目录则是第一次指出并证明,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它会告诉您(尽管只能一步一步地来)木版画直到今天始终在包括其它流派的新老艺术家当中生存市面上。从1924年至1984年这段时间的发展会使您对相应的分类和年代得出清楚的概念。如前所述,这是介绍近60年来德国自动画发展的首次尝试,因此不可能没有错误和缺陷,但它毕竟会对版画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

表现主义以后的德国木版画(1924-1984)

20年代中期,诺尔德,罗尔夫斯和施米特—鲁特勒夫等艺术家们根据自己进行版画创作的切身体验一致认为,木版画因其形体夸张是最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其它一些艺术家在木版画创作上则是“锲而不舍”,如凯尔希纳(卒于1970年),他即使在职自愿到瑞士达沃斯流放期间都不愿放弃自己在“桥社”的领导权。还有海格尔(卒于1970年),他由于政治原因被迫于1933年至1945年中断了木版画的创作而到了50年代他又重操旧业。所有这些“早期的”表现主义艺术家都得面临这种情况:人们要把他们晚期的作品同早期的相比较,但他们的晚期作品却已失去了表现主义的特色。

另外,有一大批独立的艺术家只是在巨烈动荡的20年代初这段时间——同样是由于受到感染——才采用了木版画这一最有力的版画形式,但随着表现主义的终结,他们又停止了木版画的创作。如珂勒惠支女士、巴拉赫、贝克曼、法宁格、艾伯茨、莫尔察恩、米切克—科兰德、迪克斯等。

那么,是哪些画家使青春派和表现主义艺术得到继承与发展呢?首先是一些后起之秀,如奥托·潘科克(生于1893年)、沙尔(生于1896年)、费利克斯米勒(生于1897年),此外还有一位木口木刻大师卡尔·勒辛(生于1897年);其次是一些雕塑家,如马塔雷(生于1887年)和马尔克斯(生于1889年),他们出于对木头的特殊感情,不仅从事雕塑,而且直到晚年还创作了相当水平的版画;再其次是一些被忽视的构成主义画家和木版画抽象派艺术家,如康定斯基(不仅是他的早斯作品,而且也包括其晚期作品)、莫奥利—纳吉、约瑟夫·阿尔贝斯和瓦尔特·德克赛尔以及汉斯·阿尔普和阿道夫·弗莱施曼;另外也不能忘记社会主义的“科隆进步艺术家小组”的成员:塞韦特、霍尔乐、阿恩茨。他们在艺术史上荒废的那十年(1924—1934)中,并且在此之后也经常不顾纳粹政权文化政策的严重干扰创作了许多木版画。人们记得,对木版画传统影响最大的H·A·P·格里斯哈贝尔(1909—1934)从1935年至1939年创作了多幅组画“罗伊特林根的印刷品”,而且从1946年起处于领先地位的画家E·W·奈在1934年和1938年两度创作了木刻组画。最后提到的这些艺术家的所有作品在今天都是极为珍贵的。因此,他们的部分作品不能在这次展览会上展出(除非是租借)。这些作品的印张——包括制版——非常少,因此传播的范围也很小。尽管如此,它们对于德国木版画的历史仍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在有关的文献中也是不可缺少的)。

1945年希特勒垮台使文化生活重新获得解放,并加速了它的发展。此后,幸存下来而未流亡国外的“老人们”又重新登场了:阿尔普以及随他之后揭开新的一页的尤利乌斯·比西尔、韦尔纳·霍尔、海格尔、马尔克斯、马塔雷等等。这时,格里斯哈贝尔也可以放开大干了。当然,年青的一代也继承了木版画的传统:在柏林的施米特—鲁特勒夫的学生克利曼,在汉堡的马劳的学生扬森、在杜塞尔多夫的马塔雷的学生博伊于斯和在斯图加特的受施莱默影响的沃恩以及同样在斯图加特的勒辛的学生富尔希。从兴旺的格里斯哈贝尔美术学校中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品:约祖亚·赖歇特木刻美术字(抄录了一首具体的诗歌)和克劳斯·策的宇宙的风光。“新野兽派”的创始人巴塞利茨、彭克、基费(他没有单独创作版画,而是在他的绘画中加入木刻和为书籍做插图,如“莱因河”)为木版画带来了新鲜的气息,当然也有那些最年青一代的功劳:博伊于斯的学生伊门多尔夫、吕佩尔茨的学生马蒂亚斯·曼森以及费利克斯·德吕泽和马尔库斯·厄伦等人。

木版画东山再起,而原先占主导地位的完美的绢网印花工艺却同时衰败,这并不是版画方面特有的现象,而是艺术上的一种普遍现象:人们到处都在重新采用原始的自然材料。木刻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同生态学方面的情况一样,艺术家们都避免使用人造材料,因为这些材料缺少自然魅力。上面最后提到的几位艺术家几乎都搞木雕,而且更爱原木。巴塞利茨首次于1980年在两年一度的威尼斯国际艺术博览会上一鸣惊人。1982年彭克用原木创作了“德国的偶象”;他们俩和吕佩尔茨组成了一个最新的“画家雕塑家”小组,并于1984年一同参加了巴塞尔“20世纪的雕塑”展览。

--------------------------------------------------------------------------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以外的概况

如果有人断言,木刻不仅在其开始阶段,而且在今天基本上是一种德国的艺术表现形式,那么他就不要怕冒着忽略许多情况的危险看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以外的情况。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木版画的家乡更应该说是在东欧,而不是在西欧。而两部分德国位于这两者中间。最近几十年内,一些最重要的版画国际博览会是在波兰(克拉科夫)和南斯拉夫(卢布尔雅娜)举办的。与西欧的历次展览不同,木版画在这些展览中占了主导地位。随着宗教改革时期的传单而普及的木版画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成为人们最欢迎的表现形式,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是如此。1984年北京举办了四川(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大的省)美术学院美术作品展览,其中主要的、在艺术上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木版画。用材方面的问题恐怕在这当中起了重要作用:木料比铜料或石料更容易得到。至于传统和政策对木版画的生存起了什么作用,华沙铜版画陈列馆女馆长叶连娜·雅基摩维茨女士在她的著作《1945年以来的波兰版画》(维也纳图什出版社1976年版)中说得很清楚:“木版画传统对那个时代波兰版画风格起了决定性作用,而华沙一直到1939年都是木版画传统的中心。那里的“里特(RYT)”版画艺术家协会联合的首先是木版画作家······1947年在克拉科夫成立的‘版画家9人’小组所提出的纲领真正继承了这种木版画的传统。如果以版画的民主性为前提,就会首先把在广大群众中传播文化和艺术视为版画的社会任务。”

民主德国的情况与此类似。沃尔夫冈·许特的内容广泛的著作《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版画》(德累斯顿出版1979年版),可以说明这一点。另外,沃尔夫冈·罗特在《法兰克福总汇报》1980年6月26日的评论中也写道:“到处都可以看到德国的表现主义,不仅仅是在木版画方面。那里的木版画是长盛不衰的;而在我们这里,木版画几乎只剩下格里斯哈贝尔的一种风格了。”尽管罗特的说法并不全对,但正象这本展览说明所证实的,联邦德国木版画创作的普遍繁荣确实是最近才开始的——由于两位德国东半部艺术家巴塞利茨和彭克的到来,在这里他们的艺术才能不受束缚。在那里直接继承表现主义的较老的艺术大师中值得一提的有:威廉·鲁道夫(1889—1982)、汉斯·于赫泽(1894—1977)和奥托·尼迈耶—霍尔斯坦(生于1896年)。木版画在苏联尤其在书籍插图方面占有特殊位置,在那里木面木刻至仿还少于木口木刻。苏联版画的繁荣要归功于建立风格的艺术大师W·A·法沃尔斯基(1886—1964)。他1950年至1908年在慕尼黑学习,并于1908年在版画创作上做了首次尝试(见:韦尔纳·施密特著《俄国木刻150年(1813—1963)》——德累斯顿铜版画陈列馆1964年展览目录,以及耶夫根尼·利维丁著《苏联版画》——斯图加特国家美术馆1971年展览目录)。

除德国以外,在西欧有名望的木版画作家,比较突出的有三位:道德是尤其在德国受欢迎的比利时人弗朗斯·马塞雷尔(1889—1972),其表现主义的“绘画小说”反映了20年代初的各种社会弊病;其次是1889年生于荷兰吕伐登的荷兰人M·C·埃舍尔,他直到去世(1972年)都充满了超现实主义的幻想,并开创了版画艺术的新天地;第三位是1914年出生的丹麦人阿斯格尔·约尔恩,他是哥本哈根—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先锋派画家小组(1948年成立)的成员,创作了许多具有所谓抽象表现主义效果的套色木刻。1917年以后生活在瑞士(达沃斯)的E·L·凯尔希纳(卒于1938年)从1925年起作为木版画家在艺术家协会“红蓝社”继续从事木版画创作。1920年生在苏黎士的金属雕塑家罗伯特·米勒在汉斯·阿尔普的影响下于1964年创作了结构奇特的“十幅木版画”集。意大利的玛利亚·波诺米女士(生于1935年,曾在纽约学习过)擅长利用木料的特点创作象征派的套色木刻。除此以外,木版画创作在地中海地区的艺术家那里似乎不是特别活跃——然而德兰、杜飞、马伊洛尔、布拉克、米勒等人创作的书籍插图则属例外。年青的毕加索创作的唯一的一幅木版画和马蒂斯1906年创作的三幅木版画,达到了野兽派的顶峰。我们对于今天英国和斯堪的纳维亚的木版画发展情况不太了解(约尔恩除外)。威廉·莫里斯(1834—1896)通过1890年成立凯尔姆斯科特出版社首先在书籍插图方面重新振兴了英国木版画,但它的寿命似乎并不比青春艺术风格派更长,尽管有象伯恩—琼斯、比尔兹利、克兰、尼科尔森和布兰温这样一批有影响的艺术家。

在美国,有一位对木版画着迷的卓越的艺术家伦纳德·巴斯金(生于1922年)。他创作了最小和最大规格的纯黑白色木版画。生于1928年的海伦·弗兰肯特勒女士(从1958年与罗伯特·马瑟韦尔结婚)完全是另一种风格,她擅长印制多层次的色彩明快的木版画·

2. 木刻版画的步骤

1、首先,提前涂好颜色,如下图所示。

(2)英国木刻版画基金会扩展阅读:

木刻版画的多种制作方法

一、线刻法

一种最古老的凹版雕刻法,用实心尖刀,在铜版面上刻线。刻出的线明快而锋锐。版面可以刻得十分精致。以前的钞票便是用此法雕版印刷的,现在的邮票仍有少数采用此法刻制。

二、干刻法

用针直接刻铜版面,刻出的线与线刻法不同。针尖只刻破版面,线条旁边留有铜刺,因此在版面上墨时,铜屑内亦含有墨,印出后线沿带有绒毛似的淡墨,视觉效果柔和美观。

三、腐蚀法

1、在铜、锌、钢等可以被酸素腐蚀的材料版面上涂满防腐剂,防腐剂的主要成分是沥青、松香和蜂蜡。然后用针在上面刻图像,针到之处,防腐剂被刮去,露出版面,最后把它浸在硝酸溶液里,露出的部分便被腐蚀。

2、由于腐蚀的时间长短和硝酸溶液的浓度不同,腐蚀出来的线条有深浅粗细之别。腐蚀版画一般都是多次分层腐蚀的,故色调非常丰富,层次十分分明,是凹版版画最常用的制版法。

三、美柔丁

制造美柔丁的版式须用摇凿。这是一种有锋锐密齿的圆口钢凿,用手握住摇动它,把版面全面刺伤,满布斑痕。滚墨印出是一片天鹅绒似的黑色。然后在上面用一把刮刀刮平被刺伤的(即满布铜刺的)版面,轻刮得深灰色,重刮得浅灰色,不刮得全黑色,反复刮光则成白色。

四、浮雕法

让一部分版面深腐蚀,而且腐蚀的面积要大些,却不在上面滚墨直接放到凹版机上压印,纸面就显出浮雕式的无色花纹。这种方法一般只宜局部使用。

五、软地法

1、把用沥青、松香、蜂蜡制成的防腐剂固定在版面上,形成一层硬质的薄膜,在防腐剂内加入适量的羊脂,薄膜便可软化。在版面滚上软地子后,上面覆上一张纸,用铅笔在纸背画画,画毕,揭开纸,有笔道的地方吸上软地子,版上便露出铜面来,其线条的性质完全与铅笔画的一样。

2、亦可用一些实物如纺织物、网纹、叶子、纸团、线等压印在软地子上面,经腐蚀便可将实物的形象转印到纸上。

3. 木刻版画如何做

成品

4. 木刻版画制作过程

1、首先,提前涂好颜色,如下图所示。

5. 木刻版画制作工具

刻刀,木板,松节油,燥油,丙烯颜料,油墨,宣纸

6. 木刻版画的简介

以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麻胶、铜、锌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版画经历了由复制到创作两个阶段。早期版画画、刻、印者相互分工,刻者只照画稿刻版,称复制版画;后来画刻印都由版画家一人来完成,版画家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性,这种版画称创作版画。中国复制木刻版画已有上千年历史,创作版画则起自20世纪30年代,经鲁迅提倡,后来取得了巨大发展。在西方,16世纪的A.丢勒以铜版画和木版画复制钢笔画,到17世纪,伦勃朗则把铜版画从镂刻法发展到腐蚀方法,并进入到创作版画阶段。木刻版画进入创作版画阶段是在19世纪。

7. 木刻版画的历史

来自北欧人历史上16世纪的木刻,奥劳斯·玛格弩斯制作,描绘的是在乌普萨拉大教堂里的天文钟,后来毁于火灾。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块重要的里程碑。它由文字印刷和图像印刷两部分组成,而图像印刷即是最初的木刻版画。
制版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新石器时代时期的出土文物(譬如甲骨、陶器、玉石、青铜器)上面的文字和纹样雕刻,秦汉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和石碑等,都是利器在各种材料上镌刻而成。流传已久的印章艺术更是与制版流程相差无几。
印刷术的成型一般认为在于唐代。宋人朱翌的《猗觉寮杂记》(下卷)便说:“雕印文字,唐以前无之,唐末益州始有墨版。”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印的“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简称“金刚经”)是现存最早的木板印刷品,卷中含有不少制作精美的木刻扉页。
中国的雕板印刷始于佛教传播的契机,但很快便漫布世俗生活。及至宋代,书籍及其插图的印刷工艺已经相当娴熟,在民间流传最广的纸币和纸牌就是一些小型的木版画。尤其是纸币,因有防止伪造的要求,刻工更为细密繁复。这些深入民间、流传范围极广的小版画,正是印刷术西传的先锋。
欧洲出现印刷术,较中国约晚700年。虽然没有确凿证据证明西方印刷术直接得自东方,但欧洲最初印刷品的技术特征和构图方式与中国先前的印刷品蔚为相似,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各地最早出现的印刷品多是为了满足宗教推广的需要,欧洲也一样。当时的印刷品多以图像为主,最常见的内容为圣经故事,如基督受难、基督背负十字架、圣母圣子像等。初期木版画大多出现在德国南部和佛兰德斯的莱因河畔,并多见于修道院中。版材有胡桃、苹果、梨、樱树等常见果木。
在中国,由于接近生活,又价廉物美,至明清年间,民间木刻年画异军突起,河南朱仙镇、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四川锦竹的木刻年画并称为中国五大民间木刻年画。它们不仅广泛流传于江南一带和全国许多地方,而且远渡重洋去到日本、英国和西德。版画的技术传到日本以后,日本人将这这项技术带入装饰美术领域(如年月绘历),创造了珍奇璀璨的浮世绘文化。
江户末期至明治时代之间(19世纪后半叶),日本浮世绘版画借由包装纸、海报大量流传到海外。莫奈、文森特·梵高、马奈、雷诺阿等印象派画家,皆受日本浮世绘的影响。

8. 关于木刻版画的书都有哪些

木刻版画技法。

作者:姚于惠出 版 社:安徽美术出版社

9. 木刻版画的木刻版画家

德国 凯绥·珂勒惠支(en:Kathe Kollwitz)(1867年-1945年)
挪威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年-1944年)
西班牙巴伯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 (1881年-1973年)
中国 陈洪绶(1588年-1652年)
改琦(1774年-1829年)
日本 东洲斋写乐(生卒年不详)
铃木春信(1725年-1770年)

10. 木刻版画的步骤是什么

1:选板,主要是板的大小。种类的话一般使用马利木刻版,当然其本质就是好点的五合板,建材市场可以买到的。自己买一块,若全部裁成A4大小,每一块下来大概一块多钱。
2:打磨,(最轻松的一步)刚买的板子表面一般有点粗超。需要选用细砂纸打磨。打磨时注意用力均匀。顺带着可以将边缘也打磨一下。(这一步是为印制时准备的)
3:打蜡:(很关键的一步)就是普通的蜡烛,当然也可以买工业用的蜡。将板子铺平,将蜡弄成小颗粒后均匀撒上去,然后用电熨斗去均匀地熨。直至蜡甚进木板一半的厚度。
4:构图,(最费脑的一步)可以先在草稿上构图,然后用复写纸印到板子上。如果是在板子直接画草稿,则与第3步调换,及先画草稿再打蜡。
5:雕刻。(最考验功力的一步)因为木板本身有纤维在里面,只有打蜡后的板子,雕刻的时候才不会起毛,如果刀好的话就像切苹果一样。
6:染墨。(最麻烦的一步)。先找一块玻璃板,或者大点的地板。将版画油墨倒在玻璃板上少许,然后用滚筒(大小适中)滚上油墨,并反复在玻璃板上来回滚动直至滚轮上油墨均匀。然后用滚筒去在木板上来回滚,一定要涂匀,如果板子上不光滑,可以在打磨一下,否则油墨会弄不均匀。最后修改,一般上完墨后那些需要留白的地方也会残留少许油墨,可以用刻刀修改
7:印制。(小心翼翼的一步)一般用皮纸,其实什么纸都可以用。大小适中就好,铺的时候可以先将纸卷成桶装,想贴手机膜一样,将纸均匀地铺在木板上,然后用“蘑菇”去在上面反复滚动。(其实用刻刀的木把就可以,只要是光滑且硬的东西就好)。如果是皮纸,直至纸的背面变黑,且均匀就可以了。
8:收功(最有成就感的一步),可以反复印刷多张,并裱起来。

阅读全文

与英国木刻版画基金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通胀保值债券收益率低于0 浏览:741
买国债一千万五年有多少利息 浏览:637
厦大教育发展基金会联系电话 浏览:175
广东省信和慈善基金会会长 浏览:846
哪几个基金重仓旅游类股票 浏览:728
金融债和国债的区别 浏览:515
银行的理财产品会损失本金吗 浏览:8
债券的投资风险小于股票 浏览:819
郑州投资理财顾问 浏览:460
支付宝理财产品分类 浏览:232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八条 浏览:856
文化礼堂公益慈善基金会 浏览:499
通过基金可以投资哪些国家的股票 浏览:943
投资金蛋理财靠谱吗 浏览:39
旧车保险如何过户到新车保险 浏览:820
易方达国债 浏览:909
银行理财差不到交易记录 浏览:954
买股票基金应该怎么买 浏览:897
鹏华丰实定期开放债券a 浏览:135
怎么查保险公司年投资收益率 浏览: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