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險理賠 > 下列關於社會保險基金的

下列關於社會保險基金的

發布時間:2021-04-08 16:12:00

❶ 關於社會保險

明明白白看社保
社會保險的構成
 養老保險
 失業保險
 工傷保險
 醫療保險
 生育保險
一、養老保險
1、基本養老保險
基本養老保險是由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實行,保證勞動者在年老喪失勞動能力時,給予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
它適用於各類企業於職工,標准基本統一,費用實行國家、企業、個人三方面共同負擔
社會統籌於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每個職工都有一個終身不變的養老保險賬戶,將個人繳費部分和用人單位繳納退休統籌費的一部分,一並計入個人賬戶,不管職工到哪裡工作,只要個人和單位繳了費,都計入個人賬戶,到退休時,按個人賬戶的累計儲額計發放養老金
個人賬戶包括:
1、個人繳納的全部基本養老保險費;
2、企業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中按被保險人個人繳費工資基數的一定比例劃入的部分;
3、個人賬戶存儲額的利息
個人賬戶儲存額的存儲方式和使用范圍?
1、購買國家社會保險基金特種定向債券
2、存入銀行養老保險基金專戶
個人賬戶存儲額只能用於養老,不得要求提前支取,用於購房、醫療或子女教育等。
個人賬戶能否繼承?
職工在職死亡或離退休後死亡,其個人賬戶可以繼承
 在職死亡:繼承額為個人賬戶儲存額中的個人繳費部分本息
 離退休後死亡:
繼承額=個人賬戶余額×個人繳費本息占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的比例
什麼是繳費工資
 繳費工資是指單位及個人按規定比例計算的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基數,是個人計算養老水平的重要依據。
基本養老保險費繳納標准
1、個人:以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基數,繳費比例為8%;
2、單位按全部被保險人繳費工資基數之和的19%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自2003年起調整為20%)
個人賬戶中企業劃入比例如何確定?
1998年7月《規定》要求:為被保險人按其繳費工資基數的11%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企業繳費劃入比例為3%
哪些人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 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時,累計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滿15年以上;
 1988年7月日《規定》實施前參加工作、實施後退休的人員,累計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滿10年以上。
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 基本養老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1、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
2、個人賬戶養老金標准:本人賬戶儲存額的1/120;
 個人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退休後不享受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待遇,其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支付給本人。
二、失業保險
什麼是失業保險?
 失業保險是由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實行,由社會集中建立基金,對因失業而暫時中斷生活來源的勞動者提供物質幫助的制度。
1、強制原則
2、統一原則
3、三方負擔原則
失業保險費繳納標准?
 單位:按本單位上年職工月月平均工資總額的1.5%繳納失業保險費;
 個人:個人按本人上年月平均工資的0.5%繳納失業保險費。
享受失業保險金的條件?
1、已參加失業保險,並按規定繳費;
2、非本人意願中斷就業;
3、已辦理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
失業人員的待遇?
1、醫療補助金;
2、一次性醫療補助金;
3、計劃生育補助金;
4、喪葬補助金;
5、撫恤金
失業保險的發放期限?
 1-2年,領3個月;
 2-3年,領6個月;
 3-4年,領9個月;
 4-5年,領12個月;
 5年以上,每滿1年增發1個月,最長不超過24個月。
失業標准金的領取標准?
1、繳費<5年,按最低工資的70%;
2、5-10年,按最低工資的75%;
3、……
從第13個月起,按最低工資的70%
三、工傷保險
什麼是工傷保險?
工傷保險是由國家通過立法,對在保險范圍之內的勞動者因工作意外事故和職業病遭受意外傷害,喪失勞動能力的,提供醫療救治,職業康復、經濟補償和基本生活保障;對因工傷死亡的,對其遺屬提供撫恤等物質幫助的社會保險制度。
享受工傷保險金的條件?
 因工傷身體呈疾病狀態者
 因工傷喪失勞動能力並因此中斷工資收入者
 永久或暫時喪失勞動能力而完全喪失或部分喪失工資收入者
 遺屬由於供養者死亡而失去生活費來源者
工傷保險的待遇?
1、工傷醫療待遇
2、工傷津貼待遇
3、傷殘待遇
4、職業康復待遇
5、因工死亡待遇
無責任補償
勞動者在生產工作中發生工傷事故時,無論事故責任是否屬於勞動者本人,受職業傷害者都應無條件得到必要的經濟補償
工傷保險費全由企業負擔,個人不繳費
四、醫療保險
1、基本醫療保險
1、基本醫療保險是政府舉辦,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參加,按照財政,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的承受能力來確定參保人員醫療待遇水平。
2、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個人賬戶與統籌基金相結合,保障廣大參保人的基本醫療要求
什麼是大額醫療互助制度?
為了解決住院大病和門診慢性病職工個人負擔過重問題,由政府舉辦的一種補充醫療保險,參加醫療保險的企業和不享受公務員以來補助的事業單位必須參加,是基本醫療保險的必要補充部分
基本醫療保險繳費標准
基本醫療保險費 大額醫療費用
參保職工 2% 5元
退休人員 / 3元
用人單位 9% 1%
職工以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資、企業以全部職工繳費工資和為基數
基本醫療保險繳費標准說明
 職工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資低於本市月平均工資的60%的,以上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作為繳費工資基數
 月平均工資膏腴本市平均工資的300%以上標准部分不作為繳費基數
個人賬戶
 個人賬戶是經辦機構通過銀行為參保人設立的一個特殊賬戶,用於紀錄、儲存個人繳納的醫療保險費和單位繳費中劃入的保費的使用情況。
 個人賬戶的資金屬於個人所有,只能用於支付醫療費用,個人不能向賬戶存錢
個人賬戶資金的來源
1、個人繳費全部計入個人賬戶
2、單位繳費按比例劃入個人賬戶
 不滿35周歲的按本人與繳費工資的0.8%劃入;
 35-44周歲按1%劃入;
 45周歲以上按2%劃入;
 不滿70周歲的退休人員按上年市平均工資的4.3%劃入
 70周歲以上按4.8%劃入
個人賬戶支付范圍
1、門診、急診費用;
2、定點葯店夠要費用;
3、統籌基金起付錢以下的費用;
4、起付線上按比例由個人負擔的費用
統籌基金不支付的醫療費用
1、非定點醫療機構就診的(急診除外)
2、非定點葯店購葯的(急診除外)
3、因交通事故、醫療事故或其它責任事故造成傷害的
4、本人吸毒、打架斗毆或因其它違法行為造成傷害的
5、因自殺、自殘、酗酒等原因進行治療的
6、在國外或香港、澳門特區及台灣地區治療的
7、按照國家和本市規定應當由個人自付的
基本醫療保險:起付標准(單位元)
醫院等級 起付標准
在職職工 退休職工
一級醫院 500(759) 350(531)
二級醫院 1000(1138) 700(797)
三級醫院 2000(1897) 1400(1328)
註:起付標准為2005年7月1日後的標准,括弧是7月1日前的標准
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比例
醫院等級 在職職工 退休職工
統籌基金支付 個人支付 統籌基金支付 個人支付
一級醫院 90% 10% 93% 7%
二級醫院 85% 15% 89.5% 10.5%
三級醫院 80% 20% 86% 14%
基本醫療保險:封頂線
封頂線(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
按年度累計機為上半年度本市職工平均工資的4倍計算
例:上年度平均工資為:31020元
封頂線為124080
基本醫療保險:重疾補助
重大疾病醫療補助支付費用 重大疾病醫療補助支付比例 個人支付比例
0至10萬元 90% 10%
10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 95% 5%
五、生育保險
社會生育保險是國家針對女性生育行為、生育特點,通過國家強制手段徵集生育基金,為懷孕和分娩的職業婦女及時提供經濟幫助,保障參保母子的基本生活和健康,確保社會人口再生產和婦女、兒童權益的一項社會保障制度。
哪些人適用生育保險?
 (一)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市屬集體企業、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市屬外商投資企業及其按規定參加我市養老保險的職工,中央、省和其他駐莞企業、機構及其參加綜合基本醫療保險的職工,須同時參加生育保險。
 (二)鎮區屬集體企業、鎮區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及其職工,城鎮個體經濟組織及其從業人員,按我市養老保險的實施范圍,在參加養老保險和住院基本醫療保險的同時,須以鎮區為單位參加生育保險。
繳交辦法
 職工生育保險根據「以支定收、略有節余」的原則籌集基金。
 上述第二條第 (一)項中單位職工的生育保險費由單位按全部在職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0.5%逐月繳納;
 第(二)項中單位職工的生育保險費由單位按本市(鎮)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0.5%乘以在職職工人數逐月繳納。職工個人不繳納生育保險費。
生育保險待遇
 參加生育保險的職工,在投保兩個月後,符合省、市計劃生育規定的生育或計劃內懷孕流產的,根據其參加綜合基本醫療保險或住院基本醫療保險,分別按以下標准,一次性享受定額的生育津貼和生育醫療費待遇:
 參保產婦生育出院後,若在產褥期(產後六周內)患生育引起的疾病時,其住院基本醫療費分別按以下辦法支付(其他疾病按醫療保險規定處理):
 參加綜合基本醫療保險及生育保險的女職工可由生育保險基金報銷90%,個人負擔10%;參加住院基本醫療保險及生育保險的女職工,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80%,個人負擔20%。
參保夫妻自願終生只生一個孩子,符合《廣東省計劃生育條例》有關規定,並在計劃生育部門領取有效的獨生子女證明後,可一次性享受280元

❷ 下述哪一個不是社會保險基金的來源

雖然題目不全
但我可以回答

一、我國的社會保障資金的組成主要有三大部分:
A社會保險基金:由企業和個人繳費形成的社會保險基金是社保基金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包括基本養老、失業、醫療、工傷和生育保險基金。近幾年,我國調整社會保障的制度結構,推動制度由單一體系向多支柱體系、由現收現付向部分積累轉變,社會保險基金開始有了節余。老百姓平時領到的養老金、失業保險金,都是從這部分基金中支付的。
B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是指由中央財政撥入資金、國有股減持和股權劃撥資產、經國務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及投資收益所形成的基金。該基金由中央政府集中管理,統一使用。
C補充保障基金:補充保障基金是由企業和個人繳費形成的企業年金、企業補充醫療保險等。
二、社會保障資金的來源有哪些阻礙
第一,國家和企業的負擔仍然很重。國家負擔重除了因為由國家財政支撐的項目如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等繼續由國家負擔外,還因為國家目前還負擔著一部分本應由三方共同分擔的社會保險費用。如目前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的離退休費實際上是由國家財政在負擔。
第二,與國家和企業負擔過重相聯系,特別是由於企業負擔過重,又導致社會保障基金收繳困難。虧損企業再負擔過重的社會保險費用實在難以承受,而在國家行政強制統籌收費的情況下,企業也只有採取拖欠的辦法。
第三,不同地區、不同所有制性質均存在差異,這導致出現一個突出問題,即各地各自為政,各地方財政和企業的負擔水平極不平衡,從而社會保障的社會性未能得到充分體現,降低了統籌基金分擔社會風險的能力。
第四,隨著進城務工人員身份的改變,隨著人口跨區域流動的增加,城鄉統籌、跨地區保障還有一定困難。

❸ 一道司考真題 關於勞動法的

本題答案ABCD
解析:
《勞動法》第70條規定:「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故A正確;
第72條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故B正確;
第73條第2款規定:「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故C正確;
第74條第1款規定:「社會保險基金經辦機構依照法律規定收支、管理和運營社會保險基金,並負有使社會保險基金保值增值的責任。」故D正確。
由此可知,本題答案為ABCD.

❹ 社會保險基金包含

按照國家法律、法規你好,社會保險基金是指為了保障保險對象的社會保險待遇,由繳費單位和繳費個人分別按繳費基數的一定比例繳納以及通過其他合法方式籌集的專項資金

❺ 社會保險基金包括( )和生育保險基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相關規定

第八章社會保險基金
第六十四條 社會保險基金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工傷保險基金、失業保險基金和生育保險基金。各項社會保險基金按照社會保險險種分別建賬,分賬核算,然後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

❻ 社會保險

以社會救助、社會保險和杜會福利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保障制度作為現代市場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標志,已廣為人們所認識和接受。綜觀當今實行市場經濟比較成功的國家,都無一例外的有著比較完備的社會保障體系。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起步較晚,一度成為制約國有企業改革和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滯後因素。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首要環節和核心問題是建立符合市場經濟體制總體要求的社會保障基金籌集渠道,因為按照一定的原則和模式籌集和建立社會保障基金是社會保障制度得以建立並正常運行的前提和財力保證。

一、我國當前基金籌集的現狀及問題

回顧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發展的歷程,大體上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新中國成立至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這一階段從1951年政務院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開始,在城鎮全民所有制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逐步建立了以勞動保險為核心內容的社會保障制度,這一階段基金的籌集主要由國家和企業負擔,職工個人不負擔任何社會保障費用。第二階段是從改革開放開始,特別是十四屆三中全會提出將建立社會保障制度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內容和目標以後,我國有步驟地進行了以養老、醫療、失業為重點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有關養老、失業、職工醫療等方面的暫行規定,並在全國陸續選定了若干城市作為試點,以積累經驗、發現問題,為全國性推廣奠定基礎。這一階段在籌資方式上進行了一步步的改革,先後實施過多種籌資方案。後來在全國大面積推行了企業職工養老金社會統籌辦法,起步階段以市縣為統籌基本單位,參加統籌的企業採取「以支定收、現收現付」的辦法。到1993年末,國有企業全部實現了市縣級以上統籌;集體企業的職工養老保險統籌達到1927個縣;外商投資企業統籌達到800多個縣。在此基礎上,國家又決定逐步提高各地社會統籌的層次,從市縣級統籌逐步過渡到省級統籌。

由此可見,經過幾年的改革,我國社會保障基金的來源和籌措方式目前正處在新舊交替的特殊階段。一方面,舊的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資金籌措模式已經漸漸解體,而另一方面新的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籌資方式還剛剛起步,遠未達到規范化、系統化的要求。這種新舊交替的現狀導致了現階段各種相互矛盾的做法並存的局面,出現了過渡階段特有的特點,也存在明顯的問題。

首先,雖然國家不再統攬一切社會保障經費的籌措,但國家和企業的負擔仍然很重。國家負擔重除了因為由國家財政支撐的項目如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等繼續由國家負擔外,還因為國家目前還負擔著一部分本應由三方共同分擔的社會保險費用。如目前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的離退休費實際上是由國家財政在負擔;雖然在「兩江」等地進行了職工醫療制度改革,但就全國范圍而言,公費醫療制度的基本框架也依然沒有實質性變化。企業在現階段的負擔仍然過重。據統計,到1993年末,全國共計有59萬戶各類所有制企業,8000多萬職工和近2000萬退休工人參加了退休費用社會統籌,分別占城鎮企業職工的60%和退休人員的80%。但就費用的籌集來源而言,絕大部分由企業統籌,個人繳費率還不足1.5%。

其次,與國家和企業負擔過重相聯系,特別是由於企業負擔過重,又導致社會保障基金收繳困難。有的地方強制性統籌甚至演變成了「友情」募集。以1993年養老保險基金的收繳情況為例,全國平均收繳率為86%,較往年下降7%一8%,有的市、縣情況更為嚴重。基金收繳困難存在客觀原因,當前國有企業虧損嚴重,在這樣的情況下再負擔過重的社會保險費用實在難以承受,而在國家行政強制統籌收費的情況下,企業也只有採取拖欠的辦法。

第三,由於採取行政方式,按各地具體情況徵收統籌基金,而統籌的范圍層次以市縣為主,省、地、縣各種規格的均有,交納統籌基金的比例和計算辦法,不同地區、不同所有制性質均存在差異,這導致出現一個突出問題,即各地各自為政,各地方財政和企業的負擔水平極不平衡,從而社會保障的社會性未能得到充分體現,降低了統籌基金分擔社會風險的能力。

第四,基金多家負責籌集,管理體制不暢,基金籌集欠規范。目前我國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涉及到勞動、人事、衛生、民政、財政以及行業系統統籌部門和保險公司,特別是許多部門都錯誤地把養老保險視為一塊肥肉,各爭一塊,造成政出多門、多頭經辦、標准各異、業務交叉的「多龍戲水」局面,直接影響到社會保障制度的聲譽。而今年勞動與社會保障部的成立,標志著社會保障工作將逐步走向統一,這一問題也將相應得到解決。

可見,從克服我國目前社會保障資金籌集上的缺點,規范社會保障資金的籌措渠道,減輕國家和企業負擔等諸多方面考慮,我國應借鑒國外經驗,建立由國家、企業和個人三方共同負擔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模式,以給我國社會保障事業提供可靠的資金來源。

二、國家、企業、個人三方共籌基金的籌資渠道

按照三方共同負擔的原則,國家、企業(勞動者所在經濟單位)及勞動者個人都要按照一定的方式和比例承擔社會保險基金的籌集,並且通常是以國家立法形式明確下來的。

(一)國家財政在社會保障基金籌集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過程中,國家財政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視的。長期以來,我國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主要依靠國家財政和企業,企業在計劃經濟條件下是統收統支的,所以實際仍是財政負擔。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之一是社會保障社會化,要逐步減輕國家財政的沉重負擔。因而今後國家財政在社會保障基金籌集中的作用應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它扮演的是組織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其首要任務是盡快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搞好社會保障的立法工作以疏通、理順社會保障資金的籌集渠道,為社會保障資金提供穩定的有法律依據的資金來源。另外,作為組織者和管理者,在有關的經濟政策方面如稅收、利率方面給予社會保障事業適度的優惠,以促進社會保障事業的發展。如:根據《民政部縣級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方案(試行)》規定,對於農村養老保險基金的籌集,國家要給予政策扶持,其扶持辦法主要是通過對鄉鎮企業支付集體補助予以稅前列支體現。

其次,要適度承擔一部分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政府在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中主要應該承擔的是那些只能由財政支撐的保障項目,包括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社區服務四項。因為社會救濟、優撫安置和社會福利屬於國民收人再分配的范疇,體現國家對達不到基本生活水平的人群及特殊人群應盡的救助責任,體現公平的原則,只能是由國家財政支付資金。而社區服務起始階段也是由財政支撐興辦的項目。以上保障項目資金的籌集是國家財政要承擔的主要部分。

除此之外,從國家財政對社會保險事業的支持角度看,國家財政主要負擔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管理社會保險支出的行政費用,這是因為社會保險管理機構屬於非營利性事業機構,其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開支理所當然應由財政支出。二是通過財政撥款彌補社會保險費用收支不足的部分,即在社會保險基金的籌集過程中,國家財政扮演著「最後出場」的角色,是社會保險的後盾。在社會保險基金的各個項目發生困難收不抵支的情況下,國家財政包括各級地方財政在內要給予適當補貼。誠然.社會保險基金的籌集應按照保險的原則,主要由企業和個人負擔。目前世界上多數國家採用的均是這一方式。但社會保險一旦出現收不抵支的情況,財政必須給予補貼。因為社會保險基金的管理是不允許出現收支不平衡的,具體而言,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困難時。由同級財政給予適當補貼;失業保險計劃發生困難時,由地方財政給予補貼。

政府所承擔的上述社會保障基金份額是通過財政預算撥款的方式進行的。即通過國家預算的轉移性支出項目來完成,其資金的來源是政府的一般性稅收,支出屬於國家預算支出項目。在目前未設立單獨的社會保障預算、國家財力不足的情況下,財政所能撥付的社會保障資金也受到整個國家財政收支狀況的影響。但從規范社會保障基金籌資方式角度來說,應該明確國家財政究竟應承擔多大的份額,給予哪些方面以最後補貼,並測算出這一部分所佔的比例。這對於克服我國現行社會保障基金籌集缺乏剛性、非規范化的缺點是大有幫助的。目前,我國有關專家認為國家財政應承擔的份額.比例大約是全部社會保障費用的30%一40%(含社會福利、社會救濟基金支出在內),如果是在這個比例之間,國家的負擔應該說是有所減輕的。這里還有一點值得說明,財政所承擔的社會保障份額並非僅僅指中央財政,也包括各級地方財政在內,如失業救濟發生困難即由地方財政予以補貼。

由此可見,在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中,國家主要承擔的是那些只能由國家財政支撐的保障項目如社會救濟、社會福利等,至於社會保險基金的籌集,國家只作為支持者、後盾的角色出現,主要還是依靠企業和職工個人。

(二)企業和個人在社會保險基金籌集中的責任和義務

在三方共同負擔社會保障基金的原則下,勞動者所在經濟單位(企業)和勞動者個人必須按照自己的承受能力承擔相應的社會保險基金份額。根據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總體目標和要求,我國要逐步採取由企業與個人共同負擔社會保障費(稅)的辦法,並實行養老、醫療保險的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社會保障費(稅)將成為我國社會保險基金的主要來源。

由企業和個人共同負擔社會保險費,具體操作辦法是;首先,由職工所在企業單位和職工本人以工資總額為基數,按照規定的比例向社會保險管理機構交納社會保險費。然後,在企業為職工交納的社會保險費中提取一定比例,形成統籌基金,以體現社會保險的社會互助性質,職工個人交納的社會保險費及企業為職工交納的社會保險費的另一部分則記人職工個人帳戶。其中,統籌基金主要用於實行個人帳戶之前已退休或即將退休的老年人的退休金或醫療費。個人帳戶主要用於職工個人養老金或醫療費的支付。至於企業和個人所承擔的具體比例各項基金有所不同:

1、養老保險基金的籌集比例 1995年3月,國務院下發了《關於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各地區按照國務院推薦的兩個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中的一個方案改革本地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兩個方案對我國養老社會保險基金的籌集渠道及基金的設立作了具體規定。各地按所選方案規定的比例迅速組織了基金籌集工作。到目前為止、已有22個省、市、區出台了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的改革方案、全國已有61.7萬戶企業、8738.2萬職工和2241.2萬離退休人員參加了地方退休費用社會統籌、總覆蓋面約為1.2億人。據不完全統計,1996年城鎮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達1020億元。但兩種方案的實施也導致出現了全國各地個人帳戶比例、企業繳費比例、管理層次和待遇支付標準的不同,為此於1997年8月國務院公布了《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要來各地按照新的統一的方案盡快實現並軌。方案重新規定企業和個人的承擔比例。

新方案規定,企業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一般不得超過企業工資總額的20%(包括劃人個人帳戶的部分),少數省、自治區。直轄市因離退休人數較多,養老保險負擔過重,確需超過企業工資總額的20%的,應報勞動部、財政部審批。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1997年不得低干本人繳費工資的4%,1998年起每兩年提高1個百分點,最終達到本人繳費工資的8%。有條件的地區和工資增長較快的年份,個人繳費比例提高的速度應適當加快。同時規定,按本人繳費工資11%的數額為職工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其餘部分從企業繳費中劃入。隨著個人繳費比例的提高,企業劃入的部分要逐步降至3%。

從上述新方案規定可以看出以下幾點:規定了企業總的社會保障負擔水平,這有利於減輕國有老牌企業的負擔,為消除企業之間負擔畸輕畸重的不公平現象提供了依據;在企業和個人承擔的份額中,隨著個人負擔份額的逐年提高,企業負擔呈逐年下降趨勢。這體現了減輕企業負擔、發揮個人在籌資中的作用的精神。

2、醫療保險費用的籌集比例 由於我國原有的醫療保險制度(公費醫療制度和勞保醫療制度)缺乏合理的醫療經費籌措機制和穩定的醫療費用來源、因而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存在著職工醫療經費緊張的問題,而另一方面有限的醫療資源又浪費驚人。經濟體制改革以後,國家組織在江蘇鎮江和江西九江兩地先行進行了職工醫療制度改革試點。1996年4月開始,試點又逐步擴大到57個城市。這些試點均採用了建立社會統籌醫療基金與個人醫療帳戶相結合的醫療社會保險制度,其資金來源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繳納兩方面構成。

用人單位繳納的比例,「兩江」均規定改革之初以本單位在職職工工資總額與離退休人員費用總額之和為基數,暫按10%提取。今後根據經濟發展和實際醫療費用水平變化適時調整。職工個人繳納的比例,改革起步時暫按本人年工資總額的1%繳納,今後隨經濟發展和工資增加逐步提高。為不過多增加職工負擔,職工個人繳納醫療保險費,應在增加工資的基礎上進行。

職工個人和用人單位按上述比例繳納的醫療保險費要按一定比例分別進行社會統籌醫療基金和個人醫療帳戶。鎮江市職工醫療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規定個人醫療帳戶中的基金來源於三個部分:一是職工個人按年工資總額的1%繳費部分,二是用人單位按職工個人年工資總額10%提取的醫療保險基金,要按不同比例(45歲以上和45歲以下)計入個人醫療帳戶;三是用人單位按退休人員個人年退休費用10%提取的醫療保險基金,其中一半劃入個人醫療帳戶。用人單位為職工繳費的其餘部分及用人單位按退休人員個人年退休費用10%提取的醫療保險基金的另一半則進入社會統籌醫療基金,由當地社會保險機構集中調劑使用。九江市對個人醫療帳戶及社會統籌基金的來源也有類似規定。

事實證明,新的醫療保險制度很好地落實了醫療保險基金的籌集渠道問題,所以它既可以滿足生病職工的醫療需要,同時也可以避免葯品浪費等問題,提高了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益。

3.失業保險基金的籌集比例 我國的失業保險制度是在1986年7月國務院發布《關於國營企業職工待業保險暫行規定》之後逐步建立起來的。失業保險建立至今,發放了大量失業救濟金和醫療費,並建立了一系列轉業訓練基地、生產自救基地,對解決我國失業人員基本生活問題起到了較好的作用。

目前,失業保險基金的資金來源主要是企業繳納的失業保險費。企業要按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0.6%一l%向社會保險機構繳納失業保險費,具體的繳費費率由企業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社會保險機構根據本地的失業狀況確定;失業保險計劃發生困難時,由地方財政給予補貼。職工個人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從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情況來看,失業保險基金的籌集均不同於養老保險,它一般都是由政府和企業(僱主)負擔,職工個人不交納或只交納名義上的失業保險費,但鑒於我國目前及今後的人口和就業壓力,我國宜拓寬失業保險基金的籌措渠道,按照三方共同負擔的原則籌集失業保險基金,起步階段職工個人所繳納部分可以採取較低的比例,不致給職工個人造成負擔。

綜上所述,在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中,國家主要是通過財政撥款的方式來支撐、支持社會保障事業,企業和個人要按一定比例繳納各種社會保險費。社會保障基金主要來源於這兩條渠道,由三方共同負責。那麼如何才能明確體現三方的權利與義務、規范三個行為主體的行為、保障三方嚴格履行自己的職責?這除了加強各項社會保障的立法、執法、宣傳工作力度之外,將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納入國家預算進行統一管理,能從根本上有助於問題的解決。

三、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應統一納入國家預算

目前,我國雖然已經確立了國家、企業和個人三方共同負擔社會保障費用的原則,並且已著手在養老、醫療等項目上實施或試點,但現在納入國家預算的僅僅是由國家財政直接撥款的保障項目,如社會救濟、社會福利、軍人撫恤及行政事業單位的社會保障,並且行政事業單位的社會保障經費雖然包括在預算內,但與行政事業單位的經常性支出混淆不清。至於企業職工社會保障基金的收支,包括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及住房公積金等各項社會保障基金目前都由其主管部門管理,這部分社會保障基金目前還屬於預算外資金範疇。這種局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金管理的混亂,致使各項基金提取的比例以及管理請水平偏高,結余投資運營混亂,流失、挪用、浪費現象時有發生。據調查,陝西省5年內共動用了養老保險基金2.5億元。因此,為了保證國家、企業、個人各方籌集的社會保障基金能專門用於社會保障事業,必須盡快改變目前預算內、外分散管理的格局,將社會保障資金統一納人國家財政預算管理。

統一納入財政預算管理,就必須單獨建立社會保障預算,為此,首先要將現行的由經常性預算和建設性預算組成的復式預算改為由政府公共預算,社會保障預算和國有資產經營預算組成的三式預算,並重新劃分收支。將社會保障方面的收支全部納人社會保障預算統一核算、統一管理,也包括目前尚未納人、屬預算外資金的部分社會保障收支。社會保障預算和政府其他預算之間必須保持相互獨立,特別要注是不得將社會保障收人用於彌補政府公共預算赤字或挪作其他用途。關於這一點是許多國家在實施社會保障預算實踐中得出的普遍經驗。

其次要確定社會保障預算收人的來源。社會保障預算的收人主要來源於三方面:一是國家按照三方共同負擔的原則面向全社會徵收的社會作障稅,目前我國是按照這一原則徵收各類社會保險費;二是政府的社會保障撥款;還有社會保障基金積累部分的投資收益。社會保障稅由財稅機關會同勞動保險業務部門根據社會保障工作需要和可能共同制定其稅率、徵收范圍,分別由個人和用人單位繳納;政府社會保障撥款即應由國家財政負擔的社會保障支出可直接從政府公共預算劃轉;投資收益是政府將社會保障基金的收支余額用於投資所獲收益。

同時還要確定社會保障預算支出項目。社會保障基金必須專款專用,主要用於撥付給勞動保險部門建立各項社會保障基金,具體包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失業保險基金支出,工傷保險基金支出,醫療保險基金支出以及社會福利基金支出,社會救濟支出等項目。各項基金的金額。應由財政部門納入社會保障預算統一安排。

最後是關於社會保障預算的收支平衡問題。建立統一的社會保障預算必須保持收支平衡。社會保障預算不同於政府其他預算,一般不得發生赤字。若發生赤字,應提高社會保障稅的稅率或重新調整社會保障支出的范圍和標准,或者增加政府的社會保障撥款,以保證預算的平衡。而社會保障盈餘應開展運營,主要用於購買國債以及銀行儲蓄,也可用於政府擔保的投資項目,以確保社會保障資金的保值增值。

將全部社會保障資金統一納入國家財政預算,有利於強化對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但也還必須解決相關的一些問題。如必須有相應的社會保障法律法規出台,作為准繩;要協調、規范社會保障各管理部門的職責和工作。最主要的是要改繳納各類社會保障費為統一的社會保障稅,並解決社會保障基金統籌層次過低問題。關於以社會保障稅取代目前的規費形式已有許多文章述及,這里不再贅述。社會保障基金統籌層次過低問題的解決取決於幾個方面的因素:一是社會保障稅的開征,按統一的稅率征稅,統一各地基本保障水平,有助於問題的解決;二是各地經濟及社會保障事業本身的發展速度、程度。目前國家已決定統一全國基本養老金收繳比例,這對於解決統籌層次過低問題是一大突破。相信隨著整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上述一系列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規范化的社會保障資金籌集渠道將逐步確立。

綜上所述,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總體要求,今後我國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將按照三方共同負擔的原則,主要依靠兩條渠道:一條是社會保障稅收人,它來自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按一定比例共同繳納的社會保障稅;一條是國家財政的轉移性支出,它來自於國家的一般性稅收收入。其中,社會保障稅將逐步成為我國社會保障基金籌資的主渠道,而財政則構成我國社會保障基金的堅強後盾。上述兩條籌資渠道均應統一納入國家財政預算,建立社會保障預算進行管理和監督。

閱讀全文

與下列關於社會保險基金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通脹保值債券收益率低於0 瀏覽:741
買國債一千萬五年有多少利息 瀏覽:637
廈大教育發展基金會聯系電話 瀏覽:175
廣東省信和慈善基金會會長 瀏覽:846
哪幾個基金重倉旅遊類股票 瀏覽:728
金融債和國債的區別 瀏覽:515
銀行的理財產品會損失本金嗎 瀏覽:8
債券的投資風險小於股票 瀏覽:819
鄭州投資理財顧問 瀏覽:460
支付寶理財產品分類 瀏覽:232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八條 瀏覽:856
文化禮堂公益慈善基金會 瀏覽:499
通過基金可以投資哪些國家的股票 瀏覽:943
投資金蛋理財靠譜嗎 瀏覽:39
舊車保險如何過戶到新車保險 瀏覽:820
易方達國債 瀏覽:909
銀行理財差不到交易記錄 瀏覽:954
買股票基金應該怎麼買 瀏覽:897
鵬華豐實定期開放債券a 瀏覽:135
怎麼查保險公司年投資收益率 瀏覽:866